长圳装配式公共住房项目外景
被誉为“网红”保障房的长圳项目,不仅有8院士参与建设,还是深圳最大的装配式公共住房项目,该工程已完成约90%,正在进行装饰装修,下一步将进入联动调试和专项验收阶段。
长圳项目只是深圳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一个缩影。深圳正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最强,全面带动建设行业全产业链向绿色化、工业化、智慧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深圳装配式建筑建设总规模达到4731万平方米,相当于100个平安金融中心的建筑面积。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4.8%。年度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对比2016年的109万平方米,5年时间增长了42倍,提前5年完成国家下达的规划建设目标。深圳装配式建筑发展,稳居全国前列。
深圳装配式建筑发展势头迅猛
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农业县建设成为一座充满魅力、活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筑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施工效率、提升房屋建筑质量和安全、促进节能减排,深圳率先踏上了传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早在2009年,深圳就发布了全国首部装配式建筑地方标准《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截至目前,已出台15个系列政策文件,构建了刚性约束与鼓励激励并举的政策体系。”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2017年,深圳被住建部认定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是广东省首个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十三五”期间,孵化培育了万科集团等13家企业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9个省级基地及31个市级基地,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数量在大中城市位居第二。
2021年4月,深圳首部装配式装修地方标准——《居住建筑室内装配式装修技术规程》正式发布。这意味着,住宅的室内装修也能像“拼乐高”一样,将标准化部件拼装起来,大幅降低施工噪音、粉尘污染、有害物质和建筑垃圾排放。
“服务型”政府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哈工大深圳校区、龙悦居三期、万科云城……从居住建筑到公共建筑,深圳打造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引领示范性的装配式建筑项目。
龙悦居三期是全国首个大规模应用装配式建造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哈工大深圳校区项目是全国首个装配式建筑鲁班奖工程;汉京金融中心是世界最高核心筒外置全钢结构建筑;万科云城是首个大规模应用装配式建造全清水预制外墙的公共建筑……深圳推进装配式建筑,为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践样本。
深圳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成绩卓著,得益于政府管理服务模式创新。
以“服务型”政府为主线,积极为企业提供公益服务。针对起步阶段的企业,主动上门提供“定制化”装配式建筑培训服务。坚持“孵化培育、重点引导”,加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创建力度,形成了从行业龙头到成长型企业的多级梯队,其中华阳国际、筑博设计凭借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积累已经成功上市。
装配式建筑延伸至医院、地铁站等民生领域
深圳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范围,已由住宅、公寓等居住建筑100%实施,扩大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厂房等工业建筑,基本覆盖所有建筑类型,并持续向装配式地铁车站、桥梁等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推广应用。
长圳项目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公共住房项目,可提供住宅9672套。不仅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建筑,户内装修也是装配式装修,力图打造成国内装配式内装修领域的标杆项目。
长圳项目室内天花均采用局部吊顶,集成回光槽与管线设计,为水电入户及消防喷淋管线提供空间。
“与传统设计和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装修是将工业化生产的部品部件通过装配方式,由产业工人按照标准化程序施工的装修过程。”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装配式装修施工速度快,适合规模化生产,流水式安装,工期仅为传统装修的30%。
在深圳,装配式建筑不仅在居住项目中广泛应用,还向医疗卫生、交通等领域快速推广。
规划床位2000张的大鹏新区人民医院将于2023年建成。作为大型公共建筑,大鹏医院在塔楼部分采用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内墙采用ALC板分隔、装配式手术室、装配式卫生间均体现医院现代化、创新性的时代要求。今年7月,深圳地铁四期工程装配式车站首个预制构件在深圳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批量投产,地铁四期线路中首批三个装配式车站分别为12号线二期沙浦站、6号线支线二期华夏站、13号线二期市中医院站。目前,上述车站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计划2025年底投入使用。
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有多强?
“装配式建筑能显著提高建筑质量、提高建设效率、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装配式建筑通过大量使用集成部品产品等应用,系统解决工程质量通病,有助于延长房屋使用寿命。
外墙渗水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比如,万科龙岗水径某项目交付后外墙渗漏问题为零,装配式建筑可降低后续维护费用95%左右,其他的墙体空鼓开裂、室内隔声隔热等方面投诉基本为零。
居住满意度不断提升。据统计,龙悦居三期、裕璟幸福家园、宝荷欣苑等代表性项目的居住满意度评价均达98%以上。
建设效率提高。按照哈工大深圳校区扩建工程项目100米高的住宅实际测算,主体结构工程采用装配化施工工艺,建设项目总工期缩短2-3个月。
节能环保。根据深圳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实施能耗数据与传统项目对比,减少用电量约19200度/万平方米,节约用水量约730立方/万平方米,节约木材用量24立方/万平方米。
低碳减排。按“十三五”期间深圳装配式建筑项目量测算,累计减少垃圾排放量约42万吨、节约用电约6720万度、减少消耗标准煤约2.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73万吨。
到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60%以上。针对多元化的民生需求,将充分发挥模块化建筑、钢结构等建设周期短、建筑品质高、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助力民生工程的高标准建设,建设美丽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