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峰自述)
2020年5月27日,我有缘与龙源精造相遇,正在猎聘找工作的我看完公司BIM职位介绍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递了简历,不久后覃奎便与我联系。在接触公司后我被公司特有的文化深深吸引,我在装饰行业干了近6年,曾在中建、亚泰、金螳螂等知名装饰公司工作过,但我从未想过会在面试时出现“心动”的感觉。公司内部直呼姓名、没有任何亲属关系、只以价值贡献论英雄……在这里我能感受到真诚与尊重,在这里我看到了未来不一样的机遇和挑战。2020年5月29日,我非常荣幸地成为了龙源精造的一员。
开启一个人的征途
入职当天我便赶往金地项目,金地项目是5A级写字楼项目,要求标准很高,按照以往金螳螂、亚厦的配置,一般至少配备2-3个BIM工程师。我们需要在6月4日对金地业主进行施工单位反交底汇报,内容要求涵盖B、C塔及商业区,而我作为公司的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BIM工程师,需要应对的工作量非常巨大。为此我快速梳理了项目的施工代表性内容,包含大堂、标准层整体模型和效果图、大堂超大板块石材钢架转换层工艺动画、长城铝板吊顶收口优化模型节点、标准层铝板吊顶及风口安装工艺效果图、商业区拦河安装工艺效果图等,在不足一周的时间内挑战自己完成了常规团队两周才能完成的任务。
而在对接甲方设计师时,我发现现阶段甲方要求的BIM设计版本产生的费用远远超过中标的合同内针对BIM建模方面的报价。我立即对最新BIM设计版本进行评估,想办法与其他中标单位设计师联系建立互信关系,最终协商一起以同类工程的市场报价向甲方发出联系函,规避后期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客户满意前提下,永不放弃再节约一分钟,再节省一分钱”,哪怕工作再忙,我也会让自己对成本、风险等保持足够的敏感性。
金地项目还未结束时,公司又接连中标了广州云珠酒店、杭州木棉花酒店项目。于是,金地项目的协调、云珠酒店和木棉花酒店的BIM设计、滨海廊桥的幕墙支援等工作同时向我袭来,且酒店类项目不同于写字楼,需要更强的专业能力和投入更多的人力、精力,而此时公司的正式BIM工程师依然只有我一人。我突然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畏惧和退缩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出现,但当我转过身时,发现身边的同事都在斗志昂扬、不知疲倦的工作,我又怎么可以轻言放弃。“遇困难,先冲锋,遇问题,先解决”, 人手实在不够便想办法借力,而面对陈赞团队2位设计师虽有精装设计经验但毕竟没有接触过BIM工作,我需要通过一周时间让他们从零基础到可以做的层面,那一周时间我白天都在给他们进行讲解、培训,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处理BIM项目应用策划等工作。
我已经不记得那段时间加了多少班、通宵了多少次,但我并没有想着去抱怨,因为在不断的挑战中我也收获了不少帮项目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以及客户的肯定,同时困扰我几年的失眠症状不知不觉也被“治”好了。
愿做难题的攻坚者
杭州木棉花酒店项目工料规范里明确要求需配置价值80万的BIM三维扫描仪和放线机器人,对公司而言配置这些仪器成本稍显过高。于是,如何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为公司去节省这一大笔开销,成了我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我在资料中发现了施工图设计院制作的扫描点云文件,便以此作为突破点,借由施工图设计院已完成三维扫描的原因,说服了华润不再坚持需要我们配置三维扫描仪。为进一步地节省项目成本,我分析了项目的放线需求:第一,作为常规的酒店类项目,楼层跨度小,无特殊曲面造型,采用放线机器人放线非硬性需求,传统红外放线方式即可满足精度需求;第二,采取放线完成后可取用二次复线的方式减小误差,保证传统放线的精度能够满足华润的要求。于是我便跟项目经理刘祖辛商量,在业主跟踪我司放线进度之前,提前采用传统红外放线的方式完成放线工作。
因华润要求每一版图纸报审BIM需同步报审,模型需涵盖每一版的图纸提疑回复、设计变更、现场复尺调整、业主设计的意向性方案调整等,且业主设计需求不明确、精装方案存在较大变数,导致模型调整工作量非常大。我因兼顾多个项目未在项目驻场,深化设计又是外协团队,我接收的信号往往会有一定延迟,为了满足报审进度需求,我要求自己每次都快速反应,但单单6F泳池的马赛克排砖就经历4次以上的修改,每次需改动11.5万块砖且设计要求的灰、白、绿三色比例均不同,一次改动意味我们至少需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我陷入了思考,为了更好的提升效率,减少重复、机械的工作,我翻阅国外的技术网站,凭借过往一年的研发经验和相关案例灵感,最终开发出针对马赛克排砖的程序插件,把原需几天的工作时间一下子节省至几分钟,也能适用于其他项目中具有可复用性。
在对接杭州木棉花酒店项目期间遇到的“大山”不计其数,项目BIM设计人员不足多次被业主质问、木饰面厂家无法满足华润BIM要求而临时培训厂家深化等等,但我并不觉得辛苦,相反心中很踏实也很有成就感,当时心里唯一的念头是我必须往前跑,可能不快,但至少要跑在卓艺、承达等对手前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0年12月15日后,公司BIM板块陆续迎来了新的成员黄展锋、薛朝瑞、盛秋阳、谭书鹏。朝瑞由土建施工改行,其余三人均为刚踏出校园的“小蛟龙”。BIM对他们来说,就是未知且具有挑战的领域。培养独立思维是我能想到帮助他们最有效的方式。我坚信只有不断受阻、又不断去设法突破,这样掌握的能力才是终身难忘的。直接教会他们技能也许是解决当务之急的最好办法,但“拿来主义”不能长久。所以我采用引导式培养,我会选取项目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的操作步骤进行演示,让他们由浅至深的进行项目练习。通过阶段性审核我会挖掘他们的长处和弱项,放大其长处,例如对空间感较强,就培养双曲异形建模;有钻研精神,就培养其研究软件应用;对算量擅长,就培养其模型算量。而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我除了讲解建模规范、模型收口问题以外,我会延伸相关的施工工艺和加工工艺进行讲解,帮助他们建立整个BIM体系的连续性。
不断练习、不断碰壁的过程很苦,甚至可以说很难熬,新人难免在思想上会有所动摇。在我发现秋阳开始打退堂鼓的时候,我不断的鼓励她,我告诉她“这个岗位需要掌握的技能确实很多,难是正常的,也正因为难,你才能走在其他人前面,你才能做别人不会的东西。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好好走下去。我现在不需要你有任何产出,在你学习期间项目的事情我会替你扛着。”逐渐的她找到了信心,现在秋阳不仅能够分担成都木棉花电梯厅和电梯轿厢的工作,还在模型算量方面发现了创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在11月25日设计团队的交流会中,当她听到书鹏感觉自己时时刻刻都在做却没有产出,有一些压力的时候,她主动去排解书鹏的压力,“我理解你的感受,因为我们工作岗位原因,前期很容易没有成就感,但只要我们调整心态,熬过那个没有成果的阶段,很快就会好起来的。”看到他们的成长,我除了欣慰还有着满满骄傲。
我的血液里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渴望能够把我的热爱挥洒在路上,我想让BIM生态延伸到设计和加工阶段,未来道路还很长,加油,我和我的乌托邦!